上海技物所在面向高工作温度应用的带间级联红外光电器件方面的进展
高温工作探测器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光电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以极大地推动红外技术在微型无人机、车载平台、便携式手持装备等小型化设备上的应用。
高温工作探测器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光电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以极大地推动红外技术在微型无人机、车载平台、便携式手持装备等小型化设备上的应用。
滨松光子通过分析太赫兹波的产生原理、提高量子级联激光器(QCL)输出功率,同时利用滨松自主的光学设计技术,加上高效的衍射光栅外部谐振器,成功开发出了全球首款可在0.42~2THz范围内产生任意频率太赫兹波的QCL模块。
微纳结构与传统半导体探测器集成后能够有效提高光子耦合效率和等效光程,突破传统体材料的吸收极限,提高光电器件的量子效率并降低器件的暗电流,为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短波红外探测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需求,前者重在需要更高灵敏度、更高像元密度、更大面阵的产品;而民用领域的应用则需要成本低廉、集成简单的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以InAs和GaSb为超晶格的SESAM,并利用带隙和势阱之间的强耦合改变了结构的可饱和吸收波长,使其工作波长扩展到了3~5 μm的范围。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