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研制出连续波千瓦级HBr化学激光器,可为长波中红外激光应用提供高能激光光源
近日,大连化物所金玉奇研究员、多丽萍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了连续波千瓦级燃烧驱动HBr化学激光器,可为长波中红外激光应用提供良好的高能激光光源。
近日,大连化物所金玉奇研究员、多丽萍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制了连续波千瓦级燃烧驱动HBr化学激光器,可为长波中红外激光应用提供良好的高能激光光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医学内窥镜,它可以同时获得三维可见光和近红外荧光图像。它的光学设计结合了人类视觉的高分辨率三维成像和螳螂虾同时探测多波长光的能力。
分析光学方法对现代社会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允许快速和安全地识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的物质。光与这些物质在光谱的不同部分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太赫兹对分子振动非常敏感。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徐文课题组与西南大学合作,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 TDS)技术,研究了荧光碳量子点(CQDs)的光电特性,发现在80-280K温度范围内,红光荧光量子点(R-CQDs)在0.2 – 1.2 THz频段为光绝缘体(即对THz光全透),而蓝光荧光量子点(B-CQDs)随THz频率、温度的增加出现绝缘体-半导体转变。
韩国的研究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隐形皮肤,可通过激活加热和冷却功能来模仿周边环境的颜色,能够在短短5秒内从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新的人造皮肤赋予士兵在战场上隐形的能力,让他们隐身于热成像相机的法眼中。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纤维的双向中红外通讯系统,由浙江大学高超、许震团队和浙大科创中心微纳电子学院徐杨团队合作完成。
这款SWIR图像传感器基于一颗单片集成在定制Si-CMOS读出电路上的薄膜光电探测器。兼容CMOS晶圆制造厂的工艺流程为高产量晶圆级生产铺平了道路。Imec所展示的技术在像素间距和分辨率方面大大超过了当今基于InGaAs的SWIR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具有颠覆性的成本和外形尺寸。
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Haim Suchowski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成像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将整个中红外区域的光子转换到可见区域,进而可用于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通照相机或肉眼“看不见”的生物成像。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1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