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等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成像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团队合作,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在近红外二区波段实现三维多色荧光寿命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ptics Letters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团队合作,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在近红外二区波段实现三维多色荧光寿命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ptics Letters上。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根特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基于数字近红外(NIR)光聚合(DNP)的3D打印技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欧司朗近日推出了首款用于3D传感的智能发射模块,使智能手机能以交错的景深效果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
将大面阵SPAD阵列与微透镜阵列进行集成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其探测效率。微透镜阵列利用折射原理或者衍射原理,将入射光集中到感光区域。
据论文作者介绍,这是第一次集成SPAD图像传感器与马赛克滤光片阵列实现彩色图像重构,为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快速获取极少数量的光子并重构彩色图像奠定了基础。
西人马公司研发的血氧光学传感器是利用新型光学测量方法提供血氧饱和度测量的传感器,可以进行高精度的血氧水平检测,具有可容纳多个波长选项的灵活性。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每小时分拣垃圾5400次。上海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智能装备团队研发了一款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可以快速在大量垃圾中精准识别可回收物,大大节约人力成本,让垃圾分类工作变得轻松。
光通信领域对VCSEL调制速率的需求不断提升,更多挑战随之而来。而在2017年,随着苹果将搭载VCSEL的Face ID引入智能手机后,中高端智能手机纷纷推出人脸识别系统,使得VCSEL应用受到市场高度重视。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来自德国德累斯顿的光谱传感解决方案创新厂商赛诺瑞克(Senorics),基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和光子学综合中心(IAPP)的有机半导体技术,开发出了颠覆性的芯片级近红外光谱传感器。
5月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设在该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历经近3年的医-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临床应用转化研究。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