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完成关键测试,将成未来主要红外空间观测站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完成了环境测试,通过了从火箭发射到太空运行的多个严苛测试。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完成了环境测试,通过了从火箭发射到太空运行的多个严苛测试。
来自RMIT大学(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超高效的宽带光电探测器,这个探测器能够成像从紫外线到近红外波段之间的所有波长的光,它比现在市面上的光检测设备至少薄1000倍。
据外媒报道,FLIR Systems公布了其最新的AEB(自动紧急制动)测试结果,该项测试检测了如何将热感知传感器添加到现有AEB系统中,并将其捕获的数据与雷达、可见光传感器和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融合,从而提升系统的行人检测性能。
赛诺瑞克(Senorics)专注于微型化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及应用解决方案的专业设计和制造。公司基于有机半导体技术,开发出了颠覆性的芯片级近红外光谱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王强斌团队围绕“近红外II区活体影像技术”这一新兴领域,经过十余年努力,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元团队首次提出了利用基于稀土纳米晶/量子点复合物探针的双激发解码策略来实现生物组织内精准温度探测。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硅基蛇形光学相控阵(SOPA)芯片。SOPA概念的关键是使用一维光栅耦合器和另一条呈蛇形来回折叠的延迟线。这样可以控制整个OPA单个可调谐激光器的频率,完全不需要移相器。
近日,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张雅婷副教授、李依凡博士课题组提出利用 MAPbI3 /PEDOT:PSS复合材料制备了具有快响应的自驱动室温运转的光电器件,实现了NIR-THz宽光谱探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在UV-NIR超快激光诱导磷硼酸盐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点方面取得新进展。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ung Hwan Ko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热控制的可见-红外光范围内的主动隐形人造皮肤。此工作近日以“Thermally Controlled, Active Imperceptible Artificial Skin in Visible-to-Infrared Range”为题,于2020年7月14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