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在调制具有优异光学性能超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大学合作研究小组通过使用表面配体修饰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超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同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光学材料》(Adv. Optical Mater.)。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大学合作研究小组通过使用表面配体修饰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超稳定的钙钛矿量子点,同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光学材料》(Adv. Optical Mater.)。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在UV-NIR超快激光诱导磷硼酸盐玻璃合成CsPbBr3量子点方面取得新进展。
Qurv的石墨烯和量子点图像传感器平台技术可实现从可见光到短波红外(SWIR)光范围内的感知,并可兼容当前的CMOS低成本、高制造性工艺。Qurv的“即插即用”技术旨在将先进的机器视觉功能引入当前SWIR传感器无法进入的市场。
拓扑光学微腔不仅具有高品质因子、低模式体积,而且其模式受拓扑保护,因此对它的研究将会促进拓扑光学在腔量子电动力学、量子信息处理及新型光学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由溶液法制备的一三五族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由于其化学易加工性,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带隙可调和吸收系数高等优异特性,因此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剂、光电探测器、热电荧光生物分子标签和发光二极管中。
近日,两位科学家在IEEE上发布文章,称量子点图像传感器可能将逐渐取代CMOS图像传感器。量子点图像传感器对于光线的吸收是可调的,并且光线吸收能力更强、成像动态范围更广、尺寸更小。
QCLs在众多中远红外光源中具有独特的产业化优势,特别是器件的小型、低功耗、高效率等,给未来的应用如遥感、计量以及红外干扰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是目前其他光源不可替代的。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比利时鲁汶纳米电子和数字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imec展示了一种能够捕捉近红外(NIR)和短波红外(SWIR)光的新型单片薄膜图像传感器。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的赵铌教授课题组、曾汉奇教授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的Andrey L. Rogach教授课题组,采用表面等离子波波导作为光电探测的光学结构,利用胶体HgTe量子点作为感光材料,实现了室温下的超小型片上集成红外光电探测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科学家们取得了新的突破,未来或能制造更具成本效益的红外热像仪,从而为智能手机等大众消费电子产品提供红外摄像头,还能帮助自动驾驶汽车更准确的探测周围环境。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