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创建血液红外分子指纹,实现健康监测与预防医学
研究人员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从血液样本中创建了红外分子指纹(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s,IMFs),并研究了光谱数据是否随时间的正常推移而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从血液样本中创建了红外分子指纹(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s,IMFs),并研究了光谱数据是否随时间的正常推移而变化。
该研究发现中红外光刺激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调控策略,调节神经元的信号发生、动作电位波形,以及动物行为,并且这种调控作用具有非热、可逆、长距离的特点。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目前,欧洲石墨烯旗舰项目(Graphene Flagship)汇集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以开发和完善这种分析技术,现已开发了一款新颖的石墨烯表征测量工具。
随着“风云”卫星家族的不断壮大,我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能力都有进一步提升。上海技物所全程参与了这17颗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完成相关产品研制28台(套),为我国空间光电载荷技术发展,以及大气探测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和逐步超越国际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号探测器飞抵火星。这枚无人火星探测器正在执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一次行星际飞行任务,于2月9日进入轨道,之后便开始提供目前最完整的火星大气图像。
近日,西安光机所光电子学研究室成功研制宽光谱全天时光学成像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对光电器件进行测试,实现了在宽光谱全天时测试标定领域的技术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共计划发射7颗风云气象卫星。到2035年,我国气象综合实力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气象强国基本建成。
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国家天文台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灵芝博士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发布了该超新星长达140余天、涵盖光学和红外共8个波段的测光数据以及14条红外光谱,为此类超新星的研究提供了目前最完备的光变曲线模板和光谱模板。
本研究首次开展微观尺度和短波方面的月壤热辐射特性研究,对于中红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中红外谱段非常有用,水、OH、有机质、矿物在中红外有判断性光谱特征,是探测地外生命物质的关键谱段。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