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物所在铁电极化调控低维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等人提出了利用非易失性的铁电极化场对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精准掺杂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构建了多种新型功能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等人提出了利用非易失性的铁电极化场对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精准掺杂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构建了多种新型功能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
自19世纪末以来,我们知道所有材料在加热时都会发出可预测波长范围内的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hawn-Yu Lin在《自然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称,科学家发现一种材料,其受热的发光强度似乎超越了黑体辐射极限。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由Elison Matioli教授领导的功率与宽带隙电子研究实验室(POWERlab)的研究团队,构建出一种可在几皮秒内产生极高功率信号的纳米器件,从而产生高功率的太赫兹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的刘恩克和翁红明分别与合作者一起发现Co3Sn2S2是铁磁性外尔半金属,进一步研究其中磁性对拓扑能带的影响,可为调控拓扑物性、实现多功能量子器件打下基础。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由SmNiO3制成的超薄涂层,其在约30°C的范围内,不管温度如何,都会发出相同数量的热辐射。这种与温度无关的热辐射将有希望用于控制物体对红外(IR)摄像机的可见性。
麦姆斯咨询:本文介绍了三种太赫兹探测新兴应用,每种都有不同的系统和仪器:(1)微量气体的高灵敏检测;(2)层厚测量;(3)在快速移动的传送带上实时检测样品。
石墨烯和光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这种材料或能用于控制红外光和太赫兹波。“这将是光电子、安全、电信和医疗诊断领域的巨大飞跃,”UNIGE研究人员指出。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