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c推出薄膜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具有小像素和低成本等优势
这款SWIR图像传感器基于一颗单片集成在定制Si-CMOS读出电路上的薄膜光电探测器。兼容CMOS晶圆制造厂的工艺流程为高产量晶圆级生产铺平了道路。Imec所展示的技术在像素间距和分辨率方面大大超过了当今基于InGaAs的SWIR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具有颠覆性的成本和外形尺寸。
这款SWIR图像传感器基于一颗单片集成在定制Si-CMOS读出电路上的薄膜光电探测器。兼容CMOS晶圆制造厂的工艺流程为高产量晶圆级生产铺平了道路。Imec所展示的技术在像素间距和分辨率方面大大超过了当今基于InGaAs的SWIR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具有颠覆性的成本和外形尺寸。
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Haim Suchowski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成像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将整个中红外区域的光子转换到可见区域,进而可用于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通照相机或肉眼“看不见”的生物成像。
近日,研究人员在《自然—光子学》上报告称,他们在一个芯片上制造出了米粒大小的太赫兹激光器,其工作温度为250K,约为-23℃,其配套的插入式冷却器也只有饼干大小。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盛志高研究团队与固体所和上海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发明了一种基于强关联氧化物材料的太赫兹宽带可调吸收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光电与生物材料研究室特种激光玻璃与光纤方向研究员王鹏飞团队在重金属氧化物中红外玻璃与光纤损耗超低控制机理与制备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米粒大小的便携式太赫兹激光器,其工作温度为250K(-23℃),可用于饼干大小的插入式冷却器。这项研究将推动太赫兹激光器在医学成像、通信、质量控制、安全和生物化学等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