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利用高强度中红外脉冲,诱导创造超导性亚稳态
来自德国MPSD的科学家团队已成功创造出一种亚稳态,它可以让分子固体的电阻消失,其方法是将分子固体暴露在精细调谐的强中红外脉冲中。
来自德国MPSD的科学家团队已成功创造出一种亚稳态,它可以让分子固体的电阻消失,其方法是将分子固体暴露在精细调谐的强中红外脉冲中。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波长为 2.5 至 3.7 μm 波长范围内高度稳定的宽带中红外(MIR)光束光源,支持基于光纤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简化,可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
来自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发现了基于众所周知的CdSe/CdS异质结构的高质量近红外发射器在诸如安全通信的量子密钥分配等领域具有直接的实用性。
近日,来自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的Léo Wojszvzyk等人介绍了一种超表面结构,该结构设计为在中波长红外大气透明窗口中以特定波长发射,并使用白炽灯产生特定的线性偏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等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为非视域成像技术的开拓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该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共焦腔原理的中红外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利用该共焦腔原理可操控激光光束在气体吸收池内的传播长度。该气体吸收池的研制为下一步开展基于中红外光学的高灵敏、快速人体呼气测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近期综述了基于二维材料的中红外光探测器的发展,文章发表在Wiley旗下Nano select期刊。文章介绍了基于二维材料的中红外光探测器的应用潜力,总结了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东京工业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灵活、便携、多功能的太赫兹(THz)相机传感器阵列。这种新型的太赫兹传感器阵列克服了传统太赫兹相机在体积和刚度方面的缺点。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