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先厂商光程研创(Artilux)将于2020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中,展出名为“Explore”系列产品,这是全球首款基于锗硅(GeSi)创新技术的宽谱3D飞行时间(ToF)传感技术,能有效降低激光对人眼造成的潜在伤害,增加10倍以上的安全性。

欧洲空间局(ESA)将首次发射一架系外行星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对太阳系外的数百颗已知天体进行详细研究。天文学家说,这项任务预示着,从设计用来发现此类行星的项目(目前已经发现了约4000颗系外行星)向旨在详细了解它们的项目转变。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杜克大学研究者已开发出一种可在单芯片完成的新型广谱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是通过由电磁材料制成的片上光谱滤光片来实现广泛的光频率范围。其热像仪是基于等离子技术制造而成,利用纳米级物理现象来捕获特定频率的光。

针对中红外宽谱光源的产生应用,研究人员独特地设计了非对称的锥形结构,可以在色散控制的同时,降低石英包层对长波长的吸收损耗。此种方法极大了降低了中红外光源的产生难度,能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甚至便携式的中红外光源。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在人体难以触及的部位(例如关节)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扫描(OCT)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使该技术在其他外科和医学应用中得到使用。研究人员使用了刚性管道镜,本质上是一透镜薄管,以传递执行OCT所需的红外光。 管道镜直径仅为4毫米,在不牺牲成像性能的情况下,使设备的光束传输部分非常纤细。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紧凑型、在室温下工作、能广泛调谐的太赫兹激光器,是迄今性能最优异的太赫兹激光器,首次让太赫兹激光器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有望在高带宽通信、超高分辨率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大显身手”。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下属的国际材料纳米结构中心(WPI-MANA)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新型多波长红外传感器,能够探测特定波长的热辐射。该新型多波长红外传感器具有一系列应用,包括温度、材料的特定成像和空气污染的遥感等。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荷兰埃因霍温霍尔斯特中心(Holst Centre)推出了一种新型柔性、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指纹识别传感技术,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技术》(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