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胶体碲化汞量子点的表面等离子体增强集成红外探测器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的赵铌教授课题组、曾汉奇教授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的Andrey L. Rogach教授课题组,采用表面等离子波波导作为光电探测的光学结构,利用胶体HgTe量子点作为感光材料,实现了室温下的超小型片上集成红外光电探测器。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的赵铌教授课题组、曾汉奇教授课题组联合香港城市大学的Andrey L. Rogach教授课题组,采用表面等离子波波导作为光电探测的光学结构,利用胶体HgTe量子点作为感光材料,实现了室温下的超小型片上集成红外光电探测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微型纳米天线,可以为“捕捉”热量的相机和传感器提供更清晰的热红外辐射图像,用于从天文学研究到人、建筑物和物品等安防应用。
姜鹏和包信和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新型热电材料,并拓宽热电材料的应用范围。该团队利用高熵化策略提高GeSe晶体结构对称性,大幅度提高了该材料的热电性能;结合多种微纳尺度表征手段,探究纳米热电材料的载流子分布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北京某研究所研制的国内口径最大的透射式低温红外遥感相机,于近日顺利完成了镜头装调和低温环境测试试验工作,即将进行最后的定焦阶段。
麦姆斯咨询:本文介绍了三种太赫兹探测新兴应用,每种都有不同的系统和仪器:(1)微量气体的高灵敏检测;(2)层厚测量;(3)在快速移动的传送带上实时检测样品。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维也纳技术大学(TU Vienna)的Silvan Schmid教授开发了一款非制冷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并获得“ERC概念验证计划”(ERC PoC)的资助。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发明的室温非制冷SWIR和MWIR探测器由垂直生长于磷化铟(InP)衬底的InAs或InAsSb纳米线阵列组成,使纳米线与衬底的结合产生InAs-InP异质结。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受日本剪纸艺术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光旋转装置,可在不使用有害X射线的情况下,探测到植物和动物组织内部结构的微小扭曲。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3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