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末以来,我们知道所有材料在加热时都会发出可预测波长范围内的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hawn-Yu Lin在《自然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称,科学家发现一种材料,其受热的发光强度似乎超越了黑体辐射极限。

同方威视太赫兹红外复合人体安检仪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人体自发辐射太赫兹波可穿透衣物的特性,实现对太赫兹成像,利用人体自发辐射中强度最大的红外波段进行体温复合探测,可同时完成对人体的非接触安检和体温筛查。

通过集成创新,团队在2个月的时间内,研发出一套适合学校特点的“智能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无接触式戴口罩的无感测温,能够快速多人次无接触地检测人体体温;每个终端每分钟可以达到200人测温,满足了学校密集地测温的需求。

太赫兹技术其实就是一种超高级的感知能力,而物联网获得突破的关键之一就是感知能力,这种非接触深度感知技术,就是物联网的“火眼金睛”。

战斗机在遨游飞翔过程中与大气摩擦机体温度较高,尤其是发动机尾喷口是一个巨大的热源,这是典型的红外辐射能量源,红外制导导弹就是利用战机发动机尾喷口作为制导信号源,锁定后直冲目的飞去,并且具有一定的追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