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发现超越黑体辐射极限的材料
自19世纪末以来,我们知道所有材料在加热时都会发出可预测波长范围内的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hawn-Yu Lin在《自然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称,科学家发现一种材料,其受热的发光强度似乎超越了黑体辐射极限。
自19世纪末以来,我们知道所有材料在加热时都会发出可预测波长范围内的光。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hawn-Yu Lin在《自然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称,科学家发现一种材料,其受热的发光强度似乎超越了黑体辐射极限。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由Elison Matioli教授领导的功率与宽带隙电子研究实验室(POWERlab)的研究团队,构建出一种可在几皮秒内产生极高功率信号的纳米器件,从而产生高功率的太赫兹波。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翠展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Grecon)日前宣布推出一款针对人体被动红外(PIR)应用的超低功耗数字芯片:M1601。
同方威视太赫兹红外复合人体安检仪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人体自发辐射太赫兹波可穿透衣物的特性,实现对太赫兹成像,利用人体自发辐射中强度最大的红外波段进行体温复合探测,可同时完成对人体的非接触安检和体温筛查。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森霸传感3月26日晚间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Q1)业绩预告,公司预盈2375万元至2715万元,同比增长40%至60%。
通过集成创新,团队在2个月的时间内,研发出一套适合学校特点的“智能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无接触式戴口罩的无感测温,能够快速多人次无接触地检测人体体温;每个终端每分钟可以达到200人测温,满足了学校密集地测温的需求。
2020年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一组3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上共装有6台上海技物所研制的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现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近日,安光所孙敦陆研究员课题组在探索新型三价铒(Er3+)掺杂中红外激光晶体及2.7微米激光调Q等方面再次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
战斗机在遨游飞翔过程中与大气摩擦机体温度较高,尤其是发动机尾喷口是一个巨大的热源,这是典型的红外辐射能量源,红外制导导弹就是利用战机发动机尾喷口作为制导信号源,锁定后直冲目的飞去,并且具有一定的追踪能力。
主办单位:麦姆斯咨询 | Copyright © 2015-2025 红外新闻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6047995号-1